亿纬锂能押注大圆柱电池 装车量突破5万台

汽车小艾灵 2025-04-04 收藏 0 评论 0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3日报道 3月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江吉兵在受邀发表的演讲中表示,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创下出货量超5万台、零安全事故的纪录。他认为“大圆柱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最优解”,坚信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将极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这是继去年6月18日上线大圆柱电池品牌“OMNI全能电池”后,亿纬锂能再次公布该公司在大圆柱电池领域的重磅进展。据江吉兵在演讲中透露,该公司于国内已与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国际市场更是拿下宝马新车型首发搭载电池的订单,这标志着主机厂对其大圆柱电池的充分认可。

大圆柱电池的规模应用之路

按照封装方式不同,锂电池可以分为圆柱、方形和软包三种。在动力电池领域,三种形式都有广泛应用。上世纪参数图片)90年代,松下最初将圆柱型锂电池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尽管该技术在松下的推动下有所进化,圆柱形电池长期未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不过,自特斯拉在2020年提出4680电池概念后,市场为之震动,不少知名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入局大圆柱电池赛道。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大圆柱电池的企业,亿纬锂能也于2021年年初为宝马立项研发大圆柱电池,并于2022年9月成为宝马第六代电动化平台大圆柱电池供应商。2025年2月,经历宝马近三年的电池验证流程后,亿纬锂能即将启动正式供货。这将是其押注大圆柱电池技术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亿纬锂能动力电池研究院院长何巍向媒体透露,欧洲与国内车企对大圆柱电池越发关注。亿纬锂能与宝马合作开发的DTE与DTP两款电池以外,同期也在开发其他方向的大圆柱电池,产品线的扩充将进一步提高大圆柱电池的市场接受度。目前,长安、江淮等国内车企的车型,均有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装车使用,装车量已超过5万台,最长单台行驶里程超过19.7万公里。

同时,相较于方形电池,大圆柱电池更契合车企的降本目标。据何巍分析,与磷酸铁锂大圆柱电池相比,只有在100安时以上大电量的情况下,磷酸铁锂方形电池才有市场机会。因为方形电池的结构件成本和制造成本更高,无法与大圆柱电池竞争。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REV(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及A0级的车型,未来都会选择磷酸铁锂大圆柱电池。因此,亿纬锂能关于未来市场的判断,是“大圆柱、大铁锂”。

大圆柱电池考验的是极限制造能力

不过,大圆柱电池承载的不仅仅只有惊喜。

从概念到量产,大圆柱电池的发展历程充满挑战。早前,特斯拉就遭遇大圆柱电池量产困难而多次延期。因而,大圆柱电池未能像方形电池一样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大圆柱电池的生产工艺标准和要求更高,比如冲压、焊接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亿纬锂能在调研报告中强调,大圆柱电池的根本是要解决制造的问题,而不是研发的问题。何巍指出,相较于方形电池,大圆柱电池生产速度效率明显更高。这使得生产商对零部件与设备的精度要求远远超过市场已有水平。总而言之,大圆柱电池是一场对极限制造能力与系统集成技术的终极考验。

“由于无极耳等低阻抗技术的应用,大圆柱电池的焊接工序也明显多于方形与软包电池。焊接过程中的金属屑控制,自然就是量产大圆柱电池的主要挑战,特别是对电池单体缺陷率要求低于PPB级别(十亿分之一)时,我们认为这是大圆柱电池产业化最难的地方。”他强调。

作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在动力电池技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亿纬锂能凭借其超前布局、技术储备和量产能力,已在大圆柱电池领域建立起先发优势,有望成为推动行业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


全部评论 0

小艾灵 948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