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专稿:中国两会全球瞩目,海外媒体持续跟进报道。多家外媒聚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称报告从多个维度展现了中国发展的强信心与大智慧。
尼日利亚《国家报》网站报道截图
尼日利亚《国家报》指出全国两会这一年度政治盛事生动展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包容性。报道认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之处在于治理过程彰显共同价值观、社会共识和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民能够广泛参与其中,并凝聚牢不可破的国家意志,为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报道称,作为中国的合作伙伴,尼日利亚关注并研究两会成果意义重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在贸易、投资及其他合作议题上的政策方向和具体影响。每年召开的两会不仅阐明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与关键目标,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从自身经验、本国国情和社会现实出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民族自主性与民族智慧。尼日利亚可以向中国学习,丰富视角并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加强合作。
荷兰国际集团全球智库(ING Think)网站文章截图
荷兰国际集团全球智库(ING Think)网站分析指出,中国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2024年持平。回顾历史,中国总能克服挑战,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在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中维持这一增速目标,既彰显发展信心,也预示着中国将以更强有力的政策拉动内需。
文章认为,中国对当前阶段发展矛盾的定位清晰准确,采取更积极的政策加快经济增长步伐显得恰如其分。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仍是优先事项,中国未因关税摩擦压力主动贬值货币,而是致力于维持健康稳定的低波动状态。
文章还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对中国通过相关举措进一步释放文旅行业潜力表示期待。此外,文章强调,中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市场对中国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行业研发进展与新产品充满期待。文章赞许中国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主动姿态,相信其能通过有效政策应对外部冲击。
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报道称,中国两会沟通了民意与决策,基层民众的心声与诉求通过与会代表和委员们的反馈获得直接回应,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总结了中国当前立法、行政、司法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财政情况,以保障国家平稳运行。政策制定者根据民众的反馈及时调整政策,双方持续交流互动,将提案和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变,推动中国治理模式不断发展进步。(胡晓薇 宫梦薇)
热门推荐
全部评论 0